2017年10月20日下午,校医院中心组在小会议室组织开展了“为学校发展献一策、为医院发展献一策”讨论。
大家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十九大报告中的“健康中国战略”,立足于医院实际,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议和策略。归纳如下:
一、新时代医院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
新时代我们医院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师生对医疗需求的无限性和我们能够提供服务的有限性,对医疗需求从“能看病”发展到“看好病”“不得病”。但医院的地位、级别、规模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1、医院级别的局限性:高校附属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历史地位决定了医院的职能: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及计划生育服务六位一体。医疗范围主要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慢性病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精神病管理、残疾人管理、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基础健康体检
2、医院规模的局限性:40张病床,能够容纳的住院病人非常有限,办医养结合医院是学校广大教职工期盼的,在现有的条件上没有可能。
3、医院基础的局限性: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的水平、手术资格的限制等
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打下健康基石的“一策”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医院秉承“以特色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服务树形象”的理念,始终围绕“为师生健康服务”这一中心,师生的医疗需求就是医院的工作目标。
1、提高医疗质量,破解发展瓶颈: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利用寒暑假安排年轻医生到三甲医院进修全科、日常管理加大对规范医疗的检查、医院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师生需要的新的医疗项目--提高住院部的入住率、增加口腔科医生和洁牙等项目、医技科开展更多检查项目、康复科购买新仪器、公共卫生科最大限度地完成政府买单的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方式—坐堂问诊不是唯一方式,送医送药上门服务越来越收到欢迎,流动的白衣天使成为常态。
2、普及健康教育,保障师生健康:“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健康教育中注入“防未病”“治未病”理念,扭转如今“治已病”的固化思维。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做到健康教育进课堂、进社区,日常预防保健入心入脑、成为行为习惯;继续开展“冬病夏治”和“冬令进补”,让师生不得病、少得病;高度重视体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探索医养结合,稳定学校后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医养结合模式,为社区基层医院如何将医与养结合提供华师方案、贡献华师智慧。
通过讨论,职工们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初步确立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达到了凝神聚力、鼓舞士气的目的。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开启医院新征程,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高水平有温度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