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下午,中心组在小会议室组织学习十九大报告中的“健康中国战略”部分。大家谈到: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健康及医药卫生问题,强调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张振业:以全民健康支撑全面小康,为健康中国建设吹响号角。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习总书记谈到“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对今后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从“能看病”发展到“看好病”“不得病”,这对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让我们面临复杂的卫生和健康形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出来明确要求。
健康中国美好蓝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不仅凸显了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起改革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总书记的讲话,吹响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号角,带来了中国医药卫生发展的春天。
王声萍: 明确医药卫生事业方针,为健康中国建设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建立的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体系,既有历史延续性,又有时代性。“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们党在医药卫生工作中长期坚持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契合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只有让基层的医疗水平普遍提高了,健康中国才有了落脚点;而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在健康教育中注入“防未病”“治未病”理念,扭转如今“治已病”的固化思维,使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其自我保健能力和疾病的预防能力。
桂珂:确定医药卫生工作着力点,为健康中国战略指引路径
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绘就了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更为实现这一目标指明了实现路径。卫生和医改是我国改革大业中的重头戏,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总书记九次主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来审议关于医改的一些重大文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出台了大体是56件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既涉及到立柱架梁的任务,也是接地气的,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细致入微的梳理出若干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惠民举措。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健康中国是全民健康,包括欠发达、贫穷、边远地区,一个都不能少。降低就医成本,保证困难职工看得起病,不能因病致穷。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创新监管制度、方式、手段,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食品安全战略部署,努力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将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中,人民共建共享,则体现了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发展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李玲:习总书记告诫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病人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用全民健康保障全面小康,让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生根。
我们医院的发展方向:人们的需求一是从“能看病”发展到“看好病”“不得病”;二是主要矛盾师生对医疗服务的期望的无限性和我们提供服务的有限性。这是我们确定医院发展路径的基本点。
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只有让基层的医疗水平普遍提高了,健康中国才有了落脚点;2、“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健康教育中注入“防未病”“治未病”理念,扭转如今“治已病”的固化思维;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